第384章 你有反间计,我也有反间计(2 / 3)

,大宋的军制有部分继承了唐制,就是监军制度,由宦官充任监军。

所以可以说范仲淹能够统领整个河北路的兵马,本身就是赵祯给予了他极大的信任。如果范仲淹真的想造反的话,以他在军中的威望,真的有威胁皇权的可能。

可就算是如此,朝野内也已经有了传闻。

不过北宋前中期军队的话语权主要还是掌握在文官手里,监军的作用往往就是监视一下为主,倒也没有直接插手军务,直到北宋末年开始才有童贯之流成为军中主将。

“嗯。”

王素笑了笑,随后说道:“此次我与朱副使还承担着过来监军的任务,不过相公放心,我们来时知院已经吩咐过,让我们不要插手日常军务,这么做也是为了相公好。”

“相公言重了。”

之前他就已经很小心了,即便是韦焕之说要灭了辽国这件事情他都没有应茬,其实就是在特意降低自己的影响力。

范仲淹脸色还是比较严肃地点点头。

就听到王素说道:“朝廷这几日不少官员都在上书弹劾相公,连欧阳永叔都上言,并且说即便不能换帅,至少也得派监军和两个副经略使来制衡。”

赵骏改革军制之后,虽然还是延续了以前以军为单位,就是平日里将领最多也就只能统领五千人的旧制,但却取消了监军制度,不再让太监监军。

“是最近汴梁有传闻。”

王素和朱允中连忙拱拱手回礼。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大将领兵在外,手握大权,五代十国天天都在上演武将夺权的戏码,即便敌人不散布谣言,那些握有兵权的大将也会被皇权猜忌。

王素继续说道:“此番过来,除了向世人宣告朝廷对相公的信任以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何事?”

范仲淹纳闷。

王素指着钦差卫队里的一名穿七品官服的中年官员道:“相公请看。”

范仲淹看过去,那中年官员便连忙站起身,用浓重的幽燕北方话道:“下官刘三嘏(gu),见过范相公。”

“这位是?”

范仲淹不解。

王素笑道:“刘奉礼现在是太常寺奉礼郎,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范仲淹静静地看着他,等待着下文。

王素说道:“刘奉礼出身昌平刘氏,如今辽国北府宰相刘六符就是他的胞弟。”

“哦?”

范仲淹诧异地看过去。

刘三嘏略微苦笑地向他拱拱手。

辽宋之间,以前多有边境宋国汉人受不了高额赋税压榨逃去辽国的,却少有辽人逃到宋国的。

皆因辽国强大,且国内赋税倒是不高,并且但有辽国汉人逃到宋国,宋国都会遣返,以至于幽燕汉人对宋国的民心皆失,对大宋不再信任。

特别是辽国官员,基本上都不会过来。所以有辽国官员跑到大宋,确实是件稀罕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刘三嘏之所以南逃,是受到了权贵迫害。

说是权贵,其实是他老婆。

昌平刘氏作为名门望族,多与皇室和后室通婚。

他的几个兄弟娶的老婆基本都是耶律家或者萧家的女子,以此作为与皇室联姻的纽带。

刘三嘏的老婆同昌公主耶律八哥是辽圣宗的女儿,是耶律宗真的姐妹。

不过同昌公主并非是嫡出,而是庶出,地位比较低。

但就算是庶出那也是辽国公主,所以刘三嘏的家庭弟位可想而知。

忍受不了老婆凶悍的刘三嘏就偷偷纳了小妾,还生了私生子。

耶律八哥知道后勃然大怒,扬言要杀了他的小妾和私生子,于是刘三嘏这才带着小妾和儿子偷跑到了宋国。

历史上刘三嘏到了大宋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就向大宋泄露了很多辽国机密,其中还有很多军事机密,包括辽国在各地的驻军情况。

但大宋软弱无能,迫于辽国压力,赵祯采取了杜衍的建议将他遣返了回去。

《辽史》记载刘三嘏被送回之后就马上被耶律八哥亲手斩杀了,小妾和儿子也全都被处死,相当可怜。

不过如今大宋可不会再这样。

此时正处于庆历中,刘三嘏今年年初才偷偷跑到大宋来,辽国甚至都不知道他跑去了哪里,而他在今年下半年由于是偷渡过来,没有身份证而被皇城司逮住。

政制院得知他的情况之后,就让他跟着钦差卫队到了前线来。

一来可以通过他获取一些辽国机密。

二来也是他说他可以尝试策反昌平刘氏,如果成功的话,那将是一场针对辽国的反间计。

王素把情况稍微给范仲淹说了一下,然后说道:“知院说,辽人既然要对我们用反间计,那我们同样也可以对他们。辽国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