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收复青塘(2 / 3)

起来,急急忙忙冲出了城楼。

他也迅速观察到了南城门方向的变化。

隐隐绰绰的轰鸣声音不断响起,每听到一分,就让他的心情下沉一分。

“快,立即集合队伍,往南城门方向驰援。”

野利旺荣知道宋军一旦破城,肯定会冲入城里厮杀,他们也只能被迫打巷战。

城内只有不到三万守军,跟城外超过四万,而且手握火枪的宋军打肯定是打不了,因此一定要把城门附近守住才行。

然而从北城门去南城门,显然距离更远。

特别是还要临时集结队伍。

等野利旺荣带着仓促集结来的一万多人马往南城门赶的时候,南城早就沦陷,大批宋军冲入城内,正在四处开火。

“砰砰砰砰”的火枪射击声音不绝于耳。

雨天是不能用火枪的,不过宋军的设计有防水盖,而且打火装置是靠燧石,不是火绳,自然就没那么多限制。

在一声声枪响下,西夏士兵溃不成军,特别是在紧凑的巷子里,人一扎堆简直变成活靶子。

宋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西夏军根本不能阻挡,乱战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個时辰,大量西夏溃卒就从西城门的方向逃窜出去。

“督帅,敌人已经溃败。”

还未到晌午,差不多是上午辰时末,巳时初的时候,经过一个半时辰的战斗,西夏军终于崩溃。

斥候飞速前来向张亢禀报着战果。

张亢眯起眼睛问道:“现在城内的形势如何?”

“敌人在南城门的防守崩溃,现在正在往西门方向逃窜。”

“放他们离开。”

“是”

斥候兵有些诧异,但还是听从了命令。

旁边秦凤路副都总管范恪对张亢的命令很是不解,问道:“督帅,为什么要放了他们?”

张亢看了范恪一眼,问道:“还记得我们的任务目标吗?”

范恪答道:“破灭西夏,收复青塘。”

“收复青塘,是为唃厮啰在收复,还是在为我大宋收复?”

“这”

范恪睁大了眼睛,刹那间明白了张亢的意思,他随即迟疑道:“这是朝廷的意思还是?”

如果是朝廷想吞并青塘,那就好说了,他们只是在奉上头旨意办事。

若这是张亢自己的主意,那就得商榷一二。

毕竟万一朝廷那边并不想落得一个吞并盟友的名声,他们擅自做主的话,以后很有可能会被问罪。

“没有政制院的旨意,我安敢如此?何况你以为为什么朝廷会召同州防御使赵有禄来?”

张亢淡淡地一句话,让范恪恍然大悟。

是了。

邈川城是坐落于湟水南岸的一座城池,北城门外就是湟水,湟水对岸便是那片小山。

宋军来的方向是东方,而攻城方向是南城门。

那么西夏军只能往西跑。

西边是哪里?

青塘城。

如果西夏军不往西跑,宋军又有什么理由继续追击?

虽然现在唃厮啰政权高层情况非常糟糕,唃厮啰重伤,听说伤口感染,到现在都生死未卜。

唃厮啰的幼子董毡被西夏军俘虏了,现在不知去向,连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但唃厮啰政权还有部分兵马,由大将安子罗等人率领。

若是在这里歼灭了西夏人,安子罗等人就可能顺手接管青塘和邈川,如此一来青塘还是归于吐蕃人。

可若是继续追击就不一样了。

同州防御使赵有禄是唃厮啰的长子瞎毡,已经归顺了大宋。

此时大宋以继续歼灭西夏军的名义,连续收复兰州、邈川、青塘等城池,再立瞎毡为青塘之主。

到时候给瞎毡一些好处,比如让唃厮啰的后代享受荣华富贵,跟李继捧一样的待遇,他就可以以青塘之主的名义将青塘献给大宋。

如此一来,大宋就名正言顺地把青塘收复回来。

毕竟这一次唃厮啰政权本身也被李元昊打得残废,上层几乎被一网打尽,下层也死伤惨重,很多小部落的人都跑了,人心分离得厉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宋不把瞎毡弄过来,那么很大可能就是青塘政权被唃厮啰的那些手下将领占据。

而如果把瞎毡弄过来,大宋又不管的话,瞎毡内忧外患,根本守不住青塘。

所以大宋这个策略是最好的办法。

没有武力冲突,也没有吞并盟友的坏名声,唃厮啰的后代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大家各自皆大欢喜,也算是大家共赢的一个局面。

“朝廷这个计策真是高啊。”

范恪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道:“政制院诸多相公真是高瞻远瞩,即便是在千里之外,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