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真正厉害的是他!(2 / 3)

宋和辽国,那么肯定就不是李元昊来见耶律宗真,而是双方同时会晤。

但这并不代表李元昊就真心与耶律宗真结盟。

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盘膝坐下,李元昊举起酒杯道:“臣先向陛下敬一杯。”

因此他被迫才刚登上帝位,就又被自削国王,再次向辽国和大宋两面称臣,这次双方首领见面,那自然只有李元昊去见耶律宗真的份。

为此他在进攻大宋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将来与辽国同样发生战事的准备。

“夏国王,免礼!”

如果历史改变,丞相成功出祁山收回雍凉地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么在消灭魏国之后,恐怕丞相下一个要灭亡的,就必然是江东,为关羽以及先主刘备报仇雪恨了。

耶律宗真笑了笑,也举起一杯酒。

耶律宗真拉着李元昊的手,一起坐到了山坡上。

是的。

西夏和辽国之间的边境其实并不是以黄河为界,而是以辽国侵占的土地为界,为此辽国在这里还设置了河清、金肃两支大军,防备西夏与宋国。

耶律宗真双手虚抬,同样以辽礼回应。

“嗯。”

耶律宗真拿着小刀开始切肉,边切边皱眉道:“宋国在这短短十年间不到,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这日行千里之物,若是出现,你觉得我们该如何?”

李元昊左手摸在自己盘膝的膝盖上,右手把玩着酒杯,沉吟说道:“一旦开战,一两日之间,宋国大军就能抵达边境。”

“唔。”

耶律宗真把一块切好的牛肉放在李元昊面前,随后说道:“看来你也知道了,而且不止是军队,最可怕的还是他们运送的辎重。”

“是啊,打仗打的就是辎重,手中粮草多,才能和敌人拼杀到底。宋国须臾之间就能凑齐数十万大军的粮草,甚至还可以直达我夏国,还有陛下的大辽边境,这十分可怕。”

李元昊叹息道:“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在边境与我们长久作战,而我们的辎重却要从很远的地方运送过来,不管是僵持还是打下去,对我们都非常不利。”

“天不佑我们,却佑大宋啊。”

耶律宗真亦是叹了口气,把手中的刀子一扔,用一块布擦了擦手。

“陛下,臣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哦?怎么说?”

“自从这些年大宋有所变化之后,臣就一直想办法买通宋人皇宫的内侍。”

“有结果吗?”

“之前一直没什么结果,那些宋人内侍,不管是宫女还是宦官都不会离开皇宫,直到去年我才想办法找到了回家省亲的宫女,花了重金买了消息。”

“什么消息?”

“这些事情,恐怕与如今大宋政制院知院赵骏有关。”

李元昊笃定道。

“赵骏?”

耶律宗真皱起眉头道:“此人朕知道,但据说是赵家宗室,除了查贪官污吏,整顿朝纲以外,倒没其它特别的地方。”

赵骏这些年其实一直隐藏的极好。

如果抛开赵祯以及政制院那些知道内情的宰相,放在外人视角去看他,就会发现他其实非常低调。

首先是在军事上,没有人知道颗粒状火药是他发明的。

毕竟火药这东西宋代就有,火器像火枪、大炮,宋代就已经有了最初的原型,并非什么外来产物。

行军打仗也是范仲淹在做,至少在辽国和西夏看来,范仲淹的名气可比赵骏大得多。

其次是发明创造上。

赵骏头上可没什么大发明家的头衔,如今大宋第一发明家是赵祯。

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也都是赵祯传播出去的,几乎与赵骏没有任何关联。

最后就是改革上。

主力先锋自然是范仲淹,然后才是以赵骏为首的政制院以及大宋皇帝赵祯在全力支持。

所以在外人看来,大宋各种改革和军事都强在范仲淹一人。

发明创造以及推广科技、数理化教育,都是赵祯这个皇帝在做。

这些事情跟赵骏完全没什么关系。

那赵骏在做什么?

他在以知院权柄,整顿朝纲,肃清毒瘤,查贪官污吏,扫黑除恶,维护地方治安,又全力支持范仲淹改革。

这些事情古代任何一个贤明的宰相都能做到,甚至让吕夷简王曾来做都没一点问题。

因而他除了年轻一些,上位方式比较奇怪了一点以外,在大宋民间的人气以及声望上,其实还不如赵祯跟范仲淹,目前排名第三。

即便是排名第三的人气,也是因为他扫清开封府毒瘤,又巡视天下,干了很多让民间百姓拍手称快的事情,常人都把他当成青天大老爷,几近取代了包拯的地位。

如果后世没有把真相揭露的话,那么未来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