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试试就试试(2 / 3)

。”

几名文臣同样吹嘘。

千穿万穿,马匹不穿,李元昊为人猜忌心重,多吹吹他总不是坏事。

说起来也讽刺。

历史上李元昊战胜了,却因为宋国断绝互市,导致国内民生凋敝,民不聊生,连党项人都差点造反把他拉下马。

结果如今因为战败了,又与大宋签订自贸协议,反而国力得到了发展,比开战之前还要强。

这固然是因为西夏横在了河西走廊上,控制了“陆地丝绸之路”这一交通要道。

但根本原因又何尝不是战败了导致大宋并没有继续与他断绝贸易呢?

因而有的时候命运就是这样,难以捉摸。

可李元昊却不满足于此。

他毕生心愿就是称皇做帝,即便国内强盛,又如何比得上他的野心?

所以听到众人的吹捧,李元昊也只是淡淡地道:“国力再如何强盛,还是比不得宋国,我心中甚忧啊。”

“大王。”

旁边张元立即说道:“辽使之言,或许不无道理。”

刚才他们在殿中接见了辽国使者。

只是当时李元昊并未表态,此时辽国使者已经送下去休息,一行人没在殿中商议,而是走到殿外来。

已是傍晚时分,夕阳下落,绚烂的火烧云宛若遮蔽了整个西方天际,织出漫天霞彩。

李元昊双手背负在身后,望着远方说道:“耶律宗真是想拿我做先锋军啊。”

“辽国不敢与宋国轻易开战,所以只能想办法试探。”

张元分析道:“给我们一些好处,让我们去进攻青塘,看看宋国的反应,或许就是最好的办法。”

“呵呵。”

李元昊冷笑道:“他要去试探,怎么不去找高丽?高丽向辽称臣,又向宋称臣,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借口吗?”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辽国强大,我大夏不能与之抗衡,因而才欺压我等。”

野利遇乞嚷嚷道。

历史上他这个时候骨灰都凉了,不过如今休战之后,种世衡没有千方百计设下反间计,野利兄弟没有被杀,倒是算又改变了历史。

“但这确实是一个试探大宋的好办法,而且此计可行可退。”

张元说道:“我们与青塘是世仇,我们与大宋签订的是夏宋契约,这里面可不包括青塘,大王进攻青塘,有理有据,即便事后不能敌,亦可从容撤退。”

“大王,我觉得此事还是需要慎重一点,连辽人都不敢擅自挑起战事,我们与辽国国力相差甚远,远不应该再与大宋开战。”

野利旺荣相对理智一些,劝道:“若是宋人借此进犯我大夏,恐辽国那边也不一定会来驰援。”

“呵,宋国愈发强大,辽国愈发内心不安,他们怎么可能不来救?”

张元反驳道:“何况打都没有打,将军就言要败,这恐怕并非为将者的担当吧。”

“哼!”

野利旺荣冷哼道:“你这汉人狡诈,莫不是想拖着我们大夏送死不成?”

张元说道:“如今正是宋人军队自乱之时,诸位想想,现在不趁着他乱试一试,那将来等宋人平定了内乱,整饬了军队,还有我们的活路吗?”

“你!”

野利旺荣皱起眉头,他有点说不过张元。

“好了。”

李元昊看了他们二人一眼。

西夏国内和辽国那边的情况反过来。

辽国那边是诸多契丹贵族嚷嚷着要给大宋一个教训,成为了主战派。而文臣汉人则相对冷静一些,客观看待问题,劝耶律宗真小心为上。

西夏这边则是张元等文臣主战,一直希望与辽国联合,对大宋展开进攻。

反倒是下面的党项贵族在之前的宋夏战争当中,被宋人的火器打出了心理阴影,一直比较反战,希望与大宋和平相处。

这与两国国力以及历史地位有关。

辽国向来都稳压大宋一头,契丹贵族已经习惯了在大宋头上扬武扬威,结果大宋忽然雄起,他们自然难以接受。

而西夏一直是辽国和大宋的附庸,党项几代都奉辽宋为宗主国,受到两国同时册封。

因此党项贵族远不像契丹贵族那样高高在上,摆不正心态。

于是这才出现其中差异。

至于张元,那自然是不死心,他想报复大宋,肯定是希望挑起战事。

所以总的来说,辽国国内的主战派势力其实更强大,只是暂时被冷静的耶律宗真给震慑住。

那李元昊是什么想法呢?

他想打。

做梦都想击败大宋。

而眼下,确实可能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以西夏的国力,经济和民生可以追上来,可火器能追得上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