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怎么是你?大宋真小(2 / 4)

一路进入祥符县衙内,苏涣得知消息,连忙过来迎接。

“下官见过知院!”

县衙大院内,苏涣和另外一个三十上下的男子向他拱手行礼。

赵骏点点头笑着说道:“公群,忽然打扰,希望没有妨碍到你办公才是。”

“哪里的话。”

苏涣笑道:“知院光临,蓬荜生辉啊,快,知院请进。”

赵骏就进入了内堂厅中。

他没有坐在主位上,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

他不坐主位,苏涣更加不敢,先向赵骏拱拱手,坐在了他对面的

“这位是?”

赵骏看向站在苏涣旁边不敢坐的男子。

苏涣介绍道:“这是下官亲弟,名叫苏洵,字明允。今年大考,他进京考试。”

“洵见过知院。”

苏洵连忙向赵骏拱手行礼。

“哦?”

赵骏上下打量了一下他道:“你就是苏洵?”

苏涣之前来汇报公务的时候,还把苏洵的文章拿过来给他看过,到时候赵骏夸赞了一句,没想到这么快见到本人了。

“正是草民。”

苏洵又见一礼。

赵骏笑道:“坐下吧,你兄长把伱的文章给我看过,写得很好,听说你还洞悉到了我的策略?”

苏洵坐到了苏涣旁边,听到赵骏说起这个,红光满面道:“知院那一手妙计,可谓是神来之笔也,令辽国都不敢轻举妄动,只能乖乖与我们和谈。”

“哈哈哈哈哈哈。”

听到苏洵的吹嘘,赵骏乐得合不拢嘴道:“微末之伎,登不上什么大雅之堂。”

“非也。”

苏洵连忙说道:“此乃堂皇大计,千古奇策,令人不可违背的阳谋,绝非什么微末之伎。”

说着他又道:“我曾写过文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这辽人如秦,大宋再添岁币,正如六国赂秦,赂秦而力亏,届时无非就是让辽人继续强大,再来攻打大宋!”

“知院自然洞悉了辽人之阴狠,若是如满朝文武这般,继续向辽事以岁币,辽国很快就能从战败中恢复过来。到时候他们就一定会再来侵略我大宋,试图挽回保州之败威严尽失之过。”

“满朝当中,唯有知院看透了这一切,且怒斥诸公,又设下此等千古奇策,令辽国知难而退,这不仅挽回了可能让辽国威慑而丧失保州之战大胜的局势,也同样让大宋不再贿辽以令辽强宋弱,此乃利国利民之计也!”

苏洵一番吹捧,都快把赵骏吹到天上去。

反观赵骏心里一边在想我真的这么厉害吗?一边又略微有些尴尬。

因为他发现一件很丑的事情。

那就是他没有想到苏洵这么早就把《六国论》给写出来了。

《六国论》是苏洵撰写的《权书》当中一篇。

于公元1056,48岁的苏洵带领两子来到汴梁,以《权书》拜谒欧阳修,甚得赞赏。

汴梁一时纸贵,京城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

这意味着《权书》于公元1056年之前就已经写成。

里面包含了治道、兵法、史论、谋略等多种治国、治兵的办法,还是相当有见底。

但如今有一个尴尬的情况就是,赵骏参加过科举,写的文章还是《六国论》。

现在《六国论》原作者来了,而且当他面说了出来。

李鬼遇上了李逵了属于是。

还好当时乡试文章是不对外公布的,毕竟全国几十万人考,即便考上了每年几千个举人,怎么可能都对外公布。

所以现在还有机会化解这段尴尬。

赵骏面色不改,沉吟着说道:“善,满朝诸公当中全都反对,唯有你一个民间士人却如此洞悉,这说明了你的才能啊。”

“知院谬赞。”

苏洵拱手说道:“草民也只是事后分析,远不如知院这般察觉。”

“嗯,颇为谦逊,这是一个好官的品质啊。”

赵骏笑着扭过头看向苏涣道:“公群,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弟弟既然是此等良才,当初我在阆州的时候,怎么不早些引荐呢?”

苏涣苦笑道:“当时明允在眉州老家苦读,离阆州太远,却是不能立即唤他过来。”

“无妨。”

赵骏点点头,然后对苏涣说道:“此次会试好好考,以你的才能,考上进士轻而易举,大胆策论,不要有所顾虑。”

“是。”

苏洵激动不已。

赵骏没有给苏洵开后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