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颗粒状黑火药(2 / 3)

陶瓷破片甚至镶嵌进了地里半尺!

而且突火枪和火炮威力也不大,特别是突火枪,是用竹子做的,基本上是一次性用品,跟明清时期的火绳枪比都属于落后产物。

“知院,做好了。”

“知司!”

“听声音好像是校场那边。”

主要是宋代科举经义确实占比不高,以诗词、策论、歌赋为主。

“去吧。”

里面有各种药物、矿石,工匠们通过火烧、捶打、蒸馏等方式,获取到想要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装起来,就变成了一枚小球。

不过仔细想想也正常,自己抄了范仲淹和苏轼的诗词歌赋,加上策论,只要经义没全军覆没,这排名不高那就鬼来了。

“好。”

“下官曾公亮,见过知院。”

这里便是汴梁的东作坊和万全作坊,里面有器甲所、御前军器所、制造军器所和都作院等,是军器制造之地,狄青后来的宅院就在这附近,往西的西教坊对面,历史上则是温成皇后张氏的家。

便在这个时候,一辆马车在百来名护卫的保卫下,缓缓经过街道。

宋彩知道自己这步棋赌对了,顿时激动起来。

这个时候距离他与丁度合著《武经总要》还要三年时间,但在此之前曾公亮就沉淀了很多军械知识,这才能够写出鼎鼎大名的那部军事著作。

但现在傍上了赵骏的大腿就不同了。

宋彩比划了一个手势道:“知院高居

工坊当中的工序都是现成的,匠人们直接用霹雷火球的做法,弄出了个小陶罐,上面还有引线。

他一口气说了十几种火器,都是《武经总要》中有记载,但没有突火枪、火炮,因为这两样东西都发明于南宋,一个是宋孝宗时期,一个是宋理宗时期。

宋彩就兴高采烈地退后几步,恭敬地站在一边,目送马车离去。

很快霹雷火球就做好了,前面就有校场,赵骏让人带着几个稻草人放在那陶罐中间,然后再令人点燃陶罐,迅速离开。

毕竟当初他去考科举是吕夷简他们忽悠他去的。

很快上午十一点多钟,他们几乎是早餐就着午餐吃,一直在附近酒楼里吃喝不停。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怕是考不上进士,即便拿了个举人的名头,跟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未来前途依旧是一片黯淡。

实验的工匠便照做了。

而宋庠已经是从四品右谏议大夫,在谏台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榜的曾公亮却还在七八品浮沉。

曾公亮点点头,伸手道:“请知院入内一观。”

“是。”

虽然是武职,但夏竦也是从武职转的文职。以赵骏的权势,如果能够把差事办好,以后说不准也能做个文职官呢?

想到这里,宋彩连连拱手作揖,激动道:“小人必定不会辜负知院所托。”

怪不得人家做知院呢。

“太杂了,影响威力。”

曾公亮说道:“有硫磺14两、窝黄7两、硝40两、松脂14两以及砒黄、定粉、黄丹、干漆、竹茹、麻茹、黄蜡、桐油、浓油、清油等若干。”

他今天中午有点时间,就打算去外城原广备攻城局,现在的火器司看看。

赵骏就跟着他进了火器司中。

马车徐徐开动,向着外城的方向行驶。

往下清除了无忧洞、鬼樊楼等大量黑恶势力,往上扫平了开封府贪官污吏,连带着朝廷还落马了韩亿、刘元瑜两个副相级别的大老虎。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恭敬递了过去。

“出什么事了,快去看看。”

此刻校场上,午后冬风吹拂,天色阴沉沉的,赵骏曾公亮等人站在远处,身后陪同的其余官员也都在跟着瞧热闹。

“哦?”

宋彩有些浑浑噩噩地从榜下离开,虽说中举是挺高兴,不过看到同样都是考《孝经》,名次差别却这么大,却让他高兴不起来。

赵骏沉吟了一会儿,随后说道:“这样,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皇城司都头,那块腰牌就是你的身份。等你将来要去日本的时候,就从皇城司调一批人手过去,驻扎在日本,成为皇城司驻日本分部。到了当地,一定以摸清楚情况为主。”

官场上支持者也非常多,基本上反对派们跳得再欢,也拿他没什么办法,赵骏知院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

片刻后有人拿了一只碗,碗里盛着鸡蛋清。

“能中举就行。”

宋彩说道:“跟知院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

工匠捧着那一团黑灰走了过来。

而此时,校场上周围的草人已经是被炸成粉碎。

此刻街头巷尾人来人往,马车拥挤在人潮当中徐徐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