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东方一极战略(2 / 3)

绝大多数土地、资源、人口,相比之下,在欧亚大陆外的美洲、非洲、澳洲就属于边缘地区,而欧亚大陆的中心,就是中亚。”

但还是有问题,范仲淹说道:“那会不会出现像王安石变法那样,问题交给下面去执行,却出现了执行不到位,反而害了百姓的情况?”

赵骏又摇摇头。

“那到底是什么?难道是边缘地带论?”

赵骏指着东亚地图道:“现在世界的格局其实还没分出来,东亚我认为是两极多元的情况。宋朝虽然比辽国弱,但只是武力弱,国力其实比辽国要强。周围还有西夏、高丽、日本、吐蕃、大理、回鹘等国家。”

众人就懂他的意思了。

后苑内,秋风起。

“草原民族就不一样了,哪里有草场,哪里就有牧场。因此铁木真崛起之后,一路能够向西打到欧洲去,就在于草原民族不像农耕民族那样有局限性。”

“那你倒是说说看啊。”

这样九门功课到初三基本就学齐。

范仲淹沉吟道:“你以前曾说过,出海是汉人的唯一道路,你是希望将来发展海运,建立海上舰队吗?”

王曾问。

赵祯急得不行。

赵骏笑道:“是也不是,你们看整个世界地图,能看出些什么东西?”

欧洲古代其实也非常落后。

“这是何解?”

所以很多人以为中国是科技落后于西方,这才被西方超越。实际上还是因为大环境影响,加上东亚在地缘上其实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情况,不管是陆地还是海洋,与西方接触太少,才导致落伍。

简单来说政制院只负责领导大方向,其余事情则交由下面的机构负责。

“嗯。”

“不,这个东西是长远计划,我觉得很多事情还是要理清楚。”

世界地图上标注的是后世国家情况以及地理分布。

晏殊沉思道:“你以前说过,世界分为七大洲,华夏处于亚洲中的东亚。我们与西亚之间,被高山和高原阻隔,这就是为什么华夏古代一直只能在西域徘徊的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

众人费解。

他在地图上点了两个关键性节点,这两个交通要道可以说是后世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咽喉,对于欧洲和亚洲来说,有着近乎生命线的作用。21年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按照估计,每小时造成4亿美元的损失。

王守忠以为他在思索国家大事,小心翼翼伺候,不敢打扰。

一行人边走边聊,很快到了观稼殿。

现在的当务之急,确实是这些。

要是中国也按照世界岛理论,去征服中亚,然后在中亚建都,再辐射整个欧亚大陆,恐怕大宋科技再进步个几百年,都做不到这一点。

听到赵骏的话,王随笑道:“伱不会希望我们将来像草原民族一样,去北方草原上生活吧。”

到了近前,赵祯埋怨道:“大孙日子过得倒是清闲,不像我们每日操劳政务。”

赵骏笑道:“我今天是打算分析一下目前大宋应该做的战略格局,从地图上分析大宋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西夏和辽国在未来几年内,要和大宋打仗,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也就是最多学六门功课,比后世强得多。

其实他在那想刚才的御膳做得不是很好吃,是不是御膳房偷工减料了之类。

“阿拉伯人变成两地的中间商,是因为在石油没有成为工业血液之前,阿拉伯世界土地贫瘠,资源有限,不得不走陆地贸易。”

初一增加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四门,初二多增加一门物理,初三再来一门化学。

“今天准备说些什么?”

宫墙院柳,瓦片琉璃,假山亭舍。

“好吧。”

赵骏摇摇头:“麦金德是英国人,所以他的思维方式是以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去想。欧洲与中亚之间只相隔了地中海,在地缘上更靠近,因此在世界岛理论里,他认为西方人应该控制中亚,从而辐射东亚。如果东方人想控制中亚,辐射欧洲的话,从地缘角度来看,很难做到。”

“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假设欧亚大陆是一个世界岛。”

“汉唐时期,西域有丝绸之路。那些商人都是中亚阿拉伯世界的中间商,他们从遥远的西欧,将当地的特产带到东方,再将东方精美的瓷器、丝绸、茶叶带去西方。”

得亏他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

“这世界地图我们看过很多次了,今天是要讲世界吗?”

王守忠安排了御膳送过来。

否则要是没有青藏高原,没有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没有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南亚以及中亚地区大概率会被汉人王朝征服。

他刚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