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豆腐坊扩张(2 / 2)

新砌了四口大灶,竹凌那间被火烧黑了的屋子也被重新粉刷。

一个做豆腐的小作坊井然有序的运营着。

第一批豆腐行脚商孙铁牛也成功归来,他在清源镇附近几个富裕的村子叫卖,连着五天都卖光了豆腐,居然还有人爱吃,专门找他预定。

他这门生意算是稳定下来了。

铁牛美滋滋的回村加大了豆腐的预定量。

以后每天他都要拿四十斤豆腐。

豆腐批发价是三文五一斤,他倒手一卖,就能卖五分钱。

没错,他卖的比竹凌卖的还贵。

这就是行脚商的优势,他们走街串巷送货上门,赚得是辛苦钱,自然比集市贵一些。

四十斤豆腐,一天能让他挣文!

这可比在码头扛包袱赚多了!

对于壮如铁塔的铁牛来说,四十斤豆腐轻飘飘的毫无重量,哪有他抗的那上百斤的货物重。

挑着这么个轻飘飘的担子,在别的村里面转一圈,就能赚六十文。

这简直就是老天爷送钱!

铁牛的父母也高兴坏了,儿子二十五都没娶到媳妇儿,一直是老两口的心病。

就是因为家里穷,才娶不上媳妇儿。

现在铁牛一天能往家里拿文,这用不了一年,就能解决终身大事了。

村里人多精啊,立刻有不少人跟上了铁牛的脚步,进军行脚商的行列。

豆腐坊的生意再一次膨胀,只不过是大半个月的时间,沁水村里,已经有半数村民家的女眷都在竹家做豆腐了!